蕪湖砂漿廠家為確保抗凍砂漿在冬季施工中的性能穩定,通常從原材料選擇、配方設計、生產工藝及施工指導等方面綜合施策,具體措施如下:
1. 優化原材料配比
- 水泥與摻合料:選用高標號硅酸鹽水泥,輔以粉煤灰、礦粉等活性摻合料,提升水化反應速度并減少孔隙率,增強密實性。
- 骨料控制:采用級配合理的細骨料(如石英砂),含泥量低于3%,避免吸水結冰破壞結構。
- 抗凍添加劑:添加防凍劑(如亞、有機醇類)降低冰點,抑制水分凍結膨脹;摻入引氣劑(松香類或高分子材料)引入微氣泡(20%-30%微米級),緩沖冰晶壓力。
2. 配方科學設計
- 水膠比優化:控制水灰比在0.4-0.5之間,減少自由水含量,降低凍脹風險。
- 纖維增強:摻入聚纖維(0.1%-0.3%)或玄武巖纖維,提升抗裂性,抑制凍融循環下的微裂紋擴展。
3. 嚴格生產工藝
- 低溫混合工藝:冬季生產時預熱骨料至5-10℃,避免冰晶混入;采用強制式攪拌機確保添加劑均勻分散。
- 質量檢測:出廠前進行-15℃凍融循環試驗(≥25次),質量損失率<5%,強度損失率<20%,符合JGJ/T 70-2009標準。
4. 施工技術指導
- 環境控制:要求施工環境溫度≥-5℃,風速≤5m/s,雨雪天并覆蓋保溫膜。
- 砂漿使用:出料溫度≥10℃,2小時內使用完畢;分層涂抹厚度≤15mm,間隔時間≤30分鐘。
- 養護管理:初凝后覆蓋電熱毯或巖棉被,保持表面溫度≥5℃持續72小時,避免早期。
5. 案例應用
以蕪湖某高鐵站冬季施工為例,采用C30抗凍砂漿(防凍劑摻量3%+引氣劑0.02%),在-8℃環境下施工后覆膜養護,28天抗壓強度達35MPa,凍融循環30次后強度損失僅12%,有效保障了結構耐久性。
通過上述系統性技術措施,蕪湖砂漿廠家可確保抗凍砂漿在低溫環境下仍具備良好的施工和易性、早期強度發展及長期耐久性,滿足冬季工程需求。

下一條:沒有了